怎么找“戏感”?

这里看答案1个月前更新 墨恋
110 0 0

很多刚入圈的小伙伴经常会问什么是“戏感”?怎么找“戏感”?怎么练“戏感”?其实,“戏感”这个词儿,本身被网配的部分业余爱好者赋予了一定的含义,在专业领域,可能更多的人愿意称之为“演技”。配音看戏感,可能更多看的就是你的演技,毕竟配音演员也一样是演员。

本篇内容主要介绍“戏感”的一些要素,供小伙伴们参考,感谢临姐姐的整理和分享。

1、时代背景和相应的语言

时代划分:

  • 古代、民国、现代、未来

时代的语言特征:

  • 古代和古风的场景,人物说话会咬字更为清晰有力。
  • 现代场景咬字更为流畅、生活化。
  • 民国介于古风和现代场景之间。
  • 未来与现代几乎相同,视具体要求。

注意事项:

  • 古风的场景中,除了穿越者等,不要出现生活化的语言。
  • 现代场景中,不要出现端腔拿调。

2. 简介带来的设定信息

简介中交代的信息

  • 简介中会交代人物的年龄或者声线、与主要角色间的人物关系等。
  • 如特别需要注意的“口吃”、“方言”(如东北话、北京话、大佐口音等)等。
  • 性格和台词搭配后,会对角色的行为再次进行细化。如不同类型的同一声线角色。

3. 角色的性格和年龄分析

性格决定的一些东西

  • 如一个性格大条的人,很少会出现轻声轻语的情况。而性格内敛的人,很少有情绪外化的宣泄。
  • 一个性格跳脱的人,说话会有速度快、情绪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而性格深沉的人则相反,会语速偏慢,每一句话都像是需要思考一样。
  • 而长期处于受打击的环境的人,则会不自觉的表达出一些畏缩,如长期家庭暴力中的少年少女、家庭主妇等。而部分主要角色则会带有一种强烈自信,如某公子、藩王、皇帝等。

年龄带来的一些外化表现

  • 正太和萝莉的声音,会是稚嫩的,甚至会有些口齿不清。但不能是气息非常雄浑的。不会有喉腔以下的共鸣。
  • 少女和少年的声音,因为处于一个人生命里最为活跃的阶段,声音会很积极向上、有种阳光的感觉,也不会有喉腔以下的共鸣。
  • 青年这个阶段的人,声音较之少年期会变得内敛,外在声音表现则是平静,很少有情绪表达,根据角色的表达不同,可能会有胸腔、喉腔的部分共鸣腔体的参与。
  • 中年阶段,声音不在稚嫩青涩,会有一些浑浊的感觉。语句中对于生活已经没有什么期许,所有的一切都会一成不变了,或者是产生了倚老卖老的表现。喉腔和胸腔共鸣成为主要特点,口腔发音靠后。
  • 老年阶段,老年的声音气息会变弱,说话的时候有些漏风,又会因为牙齿脱落而有些口吃不清。说话也会有些上气不接下气。避免老年音色气息绵长。喉腔倾向于与声带配合产生介于撕裂与不撕裂间的平衡。

特型类的声音表现(不完全)

  • 兽人类,如:兽人、半兽人、嘶吼型等。特点是声音撕裂感极强、声压级大,是一种近似于强烈低频噪音的声音。参考:魔兽世界及影视剧兽人语音。
  • 地精类,如:地精、小妖精等。声音特点是尖锐的,突出其高频噪音的特点。参考:魔兽世界地精、守望先锋狂鼠。
  • 机械音,如:系统、人工智能灯。声音特点与声线表达无关,声音咬字韵头韵尾明显,无感情,节奏单一。
  • 太监、巫婆,发音方式与地精类似,两者是同一发声方式的过激和常规表达,高频。符合传统影视剧表达即可。男性表达为太监,女性声音衰老时则为巫婆。

4. 剧情中的人物关系

人物关系

  • 如果是普通的朋友,说话会十分轻松惬意。
  • 如果是损友,说话的时候不会顾忌许多,会扎着对方心窝子说话。
  • 如果是暗恋,自己面对暗恋对象的时候回莫名害羞,说话的时候很少有盯着对方眼睛看的情况。而被暗恋的人,则很正常。
  • 如果的热恋,两个人会不自觉的散发出甜甜腻腻的感觉,感觉跟对方在一起就会让自己开心,说话的时候不自觉的会把嘴角扬起。
  • 如果是夫妻,说话的时候一切会归为熟悉,说话不会那么甜腻,但会有一种熟悉的、心有灵犀的感觉。
  • 如果是长辈和子女,长辈会不自觉地拿出一种强势的态度。而子女,有的会弱势有的不会。具体以剧情为主。
  • 如果涉及到地位不平等时,上位者对下位者会有不在乎、居高临下的态度。而下位者对上位者则会有谄媚等情绪。不仅局限于上下人,还包括服务人员对客户的态度。

5. 剧情中的场景和人物走位

场景

  • 如果是在家中或者是室内较为近的距离,通常默认为两人面对面的距离。
  • 如果是在较为空旷或者距离稍远的距离,通常默认为是一个稍远的对话距离,喊人或者引起其他角色注意的语句有部分拖长音现象,其他语句则没有。
  • 如果是在室外场景,没有特别标注的,通常默认为两人面对面,参照1.1。而当声音视情况需要增加音量的场合,如:“街头”“闹市”的叫卖声等,则声音都要有一定拖长音,声压级也需要增大。
  • 如果是在室外很远的距离,要将声音放远,将每个字的字音稍稍拖长,拖长的长度视距离定夺,一般与叫卖声的情况相当即可。
  • 如果是耳语的情况,这是一个极近的距离。需要麦克风近讲效应,及将嘴巴贴近麦克风五公分左右的距离。
  • 如果是自言自语,请将距离拿捏在十五公分,但是交流对象从对手变为自己,一般出现的场合为OS等。

走位

  • 从远及近,声音会从稍高的语调慢慢回落到正常交流的距离。
  • 从近及远,声音从平常交流距离慢慢放高放长。
  • 从上向下,低头,声音稍稍放高。
  • 从下向上,仰头,声音稍稍放高。以上四条注意即可,不是必须。
  • 如果有转头的动作,请做出“嗯”“啊”等气声。
  • 如果有指向性的动作,请将所指的具体事物指出来,必须明晰、确定。如台词中的这个、那个、某某物体、某某动词等。
  • 如果有一些气声,如喝酒、喝水、吃饭、粗呼吸等,根据剧情合理表达。

6. 交流过程中的交流感

交流感需要什么

  • 交流感最为重要的,是要接受别人所给予你的信息,而你也要将自己传递的信息传递出去。
  • 善用“嗯”“啊?”“哦”“是”“知道了”这种口头语气词,用以接收别人的信息。
  • 善用“肯定”“否定”“疑问”的语气,将自己要传递的消息传递出。

一些雷区

  • 如果是一个情绪较为激动的场合,一方激动,另一方即便是平静的语气,也要适当提高自己的情绪。不然会出现不在同一场景的感觉。否则会听感跌落。
  • 如果是较为平静的剧情中,不要突然提高自己的语调。不然会声音冒头。

7. 剧情人物的情绪表达

情绪的表达

  • 如不标明的情绪、一般的苦笑、轻笑等等,一般情绪不会出现过大变化,不要出现过于明显的用力情况,会适得其反。一般情况是一声气声即可。
  • 如较为激烈的情绪,一般会优先照顾情绪,如愤怒、丧心病狂的笑,痛哭流涕等,声音的好听与否已经不是重点,重点要照顾这些情绪的情绪表达,声音不好听才是正确的表达方法。注意情绪和台词清晰度之间的平衡。
  • 如一些较为脱离的情绪,如悲伤之后的自闭,沉思时脱离当前场景的思索。语气也要产生脱离干,让听众产生剧中人不是局中人的感觉。

台词的情绪表达

  • 根据以上情绪,对台词的节奏、快慢等要有区别。如思考状态时语言会慢、断、碎。当思考过程结束后会根据人物性格形成正常语流和语速加快的不同表达方式。
  • 而质疑、询问等情绪则和陈述句相比有明显的结尾语调上升等变化。而即为肯定的实时,则会有明显的向下变化。
  • 假如面部与部分肢体动作,如娘娘腔掐兰花指,笑的语气时候笑,哭的语气时候拉拉脸等,都是可以迅速让情绪带入的办法。声音与肢体动作是互通的,当一方改变时,另一方会更容易产生变化。

8. 剧情人物的潜台词

潜台词

  • 潜台词是一句话的最关键的,一般可以用少数几个字表明。如:愤怒、抬杠、骂街、争执等词汇。
  • 与表面台词最大的区别,是带有潜台词意思的话语,如“明褒实贬”、“明贬实褒”“话里有话”“指桑骂槐”“心照不宣”“阴阳怪气”等等。
  • 潜台词可以表明当前人物的内心,比如实际“明褒实贬”的台词,贬义还是会大于褒义,用以产生贬义的效果。

通过上述八点,以人物设定构建基础人物观念;通过时代背景确定人物口语风格;通过性格确定说话方式;通过走位和距离感确定交流感;通过合理的情绪表达表现出合适的潜台词。只有八点做到,才可以构建一个较为生动的角色。前提是,普通话过关。

以上内容,整理源自 临自灵。

如果大家有更多想要我们回答的问题,请添加 配音号站点交流群(459324655 ),向我们反馈。

© 版权声明